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医药学专业刊物。刊登中医药学理论研究论文,介绍历代名家学说及历史文献。主要栏目有:临床报道、学术探讨、老中医经验、治验集锦、针灸经验、古方今用、医籍研读等。适合中医药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单位: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陕西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36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05/R
邮发代号: 52-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陕西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 主办单位:陕西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7369
- 国内刊号:61-1105/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医药优秀期刊
- 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本刊为中医药学专业刊物。刊登中医药学理论研究论文,介绍历代名家学说及历史文献。主要栏目有:临床报道、学术探讨、老中医经验、治验集锦、针灸经验、古方今用、医籍研读等。适合中医药工作者阅读。
一、投稿须知
1、来稿原则采用通过E-mail方式投稿。
2、投稿应注明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地址、邮编、有效联系电话、E-mail等。
3、审稿周期为5个工作日,在此期间请勿一稿多投。来稿请自留底稿,稿件未被录用,本刊恕不退稿。
4、各种基金资助项目论文,请注明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并提供资金项目的证明复印件或扫描件。
5、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如作者不同意编入该数据库,请勿向本刊投稿。
6、对所录用稿件有进行编辑处理及摘要发表的权利,作者如不同意请事先声明。
二、稿件格式
1、文稿:应具科学性、逻辑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内容翔实,数据可靠,图表规范,标点正确,文字准确通顺。论著类文稿字数一般限字以内包括图表、参考文献和中英文摘要,个案报告等短篇报道限500~1000字以内。论著类文稿还应有250字左右的结构式摘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和3~5个关键词,以及与之相应的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用英文撰写的稿件投稿时应附上中文稿。
2、作者姓名:排列在文题下,名的右上角标注单位序号仅一个单位者不标注在作者姓名下依序标注作者单位,第一作者还须注明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地址。A类及B类论文及单名的第一作者,必须提供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籍贯、职称及学位。
3、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标注可选1-2个。
4、文内一级标题序号:用1,2,3……;文内二级标题序号用1.1,1.2,1.3……;文内三级标题序号用1.1.1,1.1.2……;余类推。各级序号均左顶格打印,后空一字距后再接标题。
5、文中大小写、正斜体、上下标应准确。人基因缩写符号用大写斜体,人基因相关产物如蛋白质的缩写符号用大写正体;动物基因缩写符号用斜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动物基因相关产物的缩写符号用正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需用斜体字的外文,应直接打印成斜体,例如生物的属名、种名、常数等用斜体。量符号也必须用斜体,如m(质量)、t(时间、温度)、c(量浓度)、p(压力)、v(速度),F(力),E(能量)等。统计学符号用斜体,如t检验,F检验,P值,?x±s(均数±标准差)等。拉丁词如invitro,invivo,insitu,etal等以及内切酶如EcoRⅠ,HindⅠ等也用斜体。
6、医学名词:以《医学名词》系列(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为准。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为准。新译名词应附外文。文内缩略语首次出现时应使用全称。
7、计量单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
8、图表:力求简明,避免与正文重复,并置于文内相应处。正文与图表中数据须认真核对,做到准确无误,相互一致。表格采用三线表格式。图需一式两份,其中一份不加注文字及符号,以备制版,另一份放文内,并在图下列出图序、图题和图注,图内还应注明应有的全部文字和符号。
9、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内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再在文末依次列出参考文献,一般论著限15条以内。
陕西中医杂志影响因子
陕西中医杂志发文量
陕西中医杂志总被引频次
-
归脾汤治验血气胸1则
王某,男,69岁,退休职工.以右侧肺硬变30余年,血气胸月余,胸腔闭式引流术、间断负压吸引中出血不止请中医会诊.初诊时间:1989年11月10日.病史复习.:患者于解放前在齐鲁医学院求学时,偶染右肺结核,失于治疗,虽几度休学仍终致右肺硬变.自1956年以后一直在家休养,今秋末因外感发热、咳嗽、吐黄脓痰,数度更换抗生素均收效不显.......
作者:冯延祥 刊期: 2000- 07
-
针灸治疗产后缺乳55例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灸组采用针刺和艾条熏灸膻中、乳根、少泽,对照组口服中药催乳方.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61.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作者:李种泰 刊期: 2006- 02
-
指压穴位缩短产程及减轻分娩阵痛60例
目的:探讨指压穴位对产妇缩短产程及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观察组采用指压合谷、三阴交、内关等穴位,对照组采用导乐陪产,分别对分娩疼痛变化、疼痛程度和总产程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减轻疼痛,加快产程等方面有优势,和对照组比较P<0.1~0.001.结论:指压穴位是一种无创伤,无副作用,简单有效无痛分娩方法.......
作者:董丽宏;韩云 刊期: 2007- 03
-
益气解毒汤治疗乙型肝炎48例
临床资料本组4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大58例,小8岁;病程短5个月,长8年.全部病例均作肝功能、乙肝两对半(酶联)检查,符合1990年上海第6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讨论修订方案标准.中医辨证为气虚,热毒内伏.......
作者:许斌 刊期: 2003- 01
-
卫气营血辨证配合西药治疗川崎病39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方法:对39例病儿均常规给予西药阿斯匹林,潘生丁口服,重者输注静丙种球蛋白.中医治疗分为二期:急性期采用清气凉营,活血化瘀之法,方选清营汤,白虎汤加减.恢复期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法,方选生脉散,桃红四物汤加减.结果:治愈21例,总有效率92%,提示:按卫气营血辩证配合西药治疗川崎病,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虹 刊期: 2005- 10
-
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机理浅议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对人体有害反应,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益,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素质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一般有以下原因.......
作者:赵文萍;朱胤龙;张云霞 刊期: 2003- 01
-
针刺治疗脑出血的实验研究进展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出血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因此对脑出血的研究已成为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整理分析了近年来针刺治疗脑出血的实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蔡恩丽;褚鑫;唐柱生;方涛(审校);武煜明 刊期: 2013- 12
-
益肺活血汤治疗肺间质纤维化21例
目的:观察益气补肺、活血祛瘀类中药配伍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益肺活血汤(人参、蛤蚧、丹参、黄芪、黄精等)治疗本病21例.结果:总有效率90.4%.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肺气,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作者:赵永胜;阴素萍 刊期: 2008- 04
-
基于仲景六经理论探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中医疗法
目的:探讨仲景六经理论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诊治上的指导意义.方法:以仲景六经理论为基础,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发病特点阐述辨证治法.结果:仲景六经理论中的经方论述可用于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辨证治疗.结论:仲景六经理论对于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诊治具有指导意义,可为临床证治提供治疗新思路.......
作者:谢靖萍;潘锐焕;陈红霞 刊期: 2017- 12
-
益智胶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智胶囊联合多奈哌齐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7例来自于丹东市第三医院门诊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予以多奈哌齐口服;治疗组30例采用自拟益智胶囊联合多奈哌齐口服,1个月为1疗程,共服3个疗程,观察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痴呆量表(BB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ADL、BB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但是......
作者:宋桂华 刊期: 2015- 09
动态资讯More >
- 1 补肾化瘀法治疗老年难治病的探讨
- 2 脑尔康对实验性AD模型大鼠脑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 中药烫疗联合电磁疗法在老年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运用
- 4 化瘀通阻方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
- 5 甘草及其制剂抗病毒作用的探讨
- 6 藤梨根提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瘤p53、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 7 针刺配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痤疮40例
- 8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 9 中药显影液对胃超声显像的研究
- 10 黄芪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2例
- 11 安冲汤加味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
- 12 血复生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 13 手法牵引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0例
- 14 贞芪扶正胶囊治疗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例
- 15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慢性肺心病40例
- 16 疾病的中医基本证型、病机特点及演变规律研究方法探讨
- 17 点穴配合捏脊治疗婴幼儿腹泻80例
- 18 沙棘总黄酮自微乳化制剂处方研究
- 19 妇科围手术期中医药干预的研究进展
- 20 贴脐治疗小儿腹泻1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