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医药学专业刊物。刊登中医药学理论研究论文,介绍历代名家学说及历史文献。主要栏目有:临床报道、学术探讨、老中医经验、治验集锦、针灸经验、古方今用、医籍研读等。适合中医药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单位: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陕西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36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05/R
邮发代号: 52-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陕西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 主办单位:陕西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7369
- 国内刊号:61-1105/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头针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30例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针刺双侧晕听区配合颈枕吊带法治疗.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提示:本方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快,治愈率高,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胡大文 刊期: 2002- 02
-
针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0例
目的:探索针刺透穴治疗肩周炎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针刺条口透承山为主,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0例,总有效率93.33%,与服用西药组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此法治疗肩周炎有理气活血,舒筋活络的功效.......
作者:赵岩 刊期: 2002- 02
-
十二经气血流注方向与其多向性作用的探讨
十二经气血流注的方向呈单向性,其实质说明十二经气血流注的连贯性;从经脉的联系、病邪传注、病候反应、针感传导诸方面看十二经的作用多向性,从而成为指导针灸临床辨证归经和组方配穴的依据.......
作者:张卫华;江婵娟;富延萍 刊期: 2002- 02
-
针灸配合梅花针治疗急性腰扭伤96例
目的:探索动留针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有效途径.方法:运用针刺(人中、印堂、双侧腰痛点、阿是穴)配合腰部活动及梅花针叩刺,治疗急性腰扭伤96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7.9%.提示:本方法有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作者:文淑霞;刘森亭 刊期: 2002- 02
-
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恢复期190例
目的:总结药针联合治疗脑血管痰病恢复期的疗效.方法:采用电针治疗仪电兴奋刺激,毫针穴位强刺激,得气后留针30min,同时配合加味八珍汤口服.结果:电兴奋刺激改善脑供血,改善中风患者的高粘、高聚、高凝状态;药物益气活血通络,促进患者脑功能、肢体功能的恢复.总有效率达到82.6%.提示:本方法有益气活血通络,增强疗效的作用.......
作者:马振国;刘敏君 刊期: 2002- 02
-
电针配合激光治疗周围性面瘫85例
目的:观察针灸激光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阳白、太阳、下关、地仓等,配合激光照射治疗本病85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提示:用此法治疗具有调和气血,温经通络的功效.......
作者:李建欣 刊期: 2002- 02
-
米槁心乐滴丸药理学研究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证实米槁心乐滴丸具有明显的镇痛、镇静耐、缺氧作用,与该制剂用于防治胸痹心痛功效相吻合;米槁心乐滴丸灌胃给药测得LD50为4.8g(合生药55·5g)·kg-1;大鼠长期连续给药无毒理学意义,停药15d可逆性反应,表明了临床拟定的剂量15mg·kg-1是比较安全的.......
作者:赵金香;隋艳华;张英丰;龚莉;郭莉 刊期: 2002- 02
-
巴戟天及伪品的经验鉴别
目的:为临床提供正品巴戟天.方法:通过药材性状性鉴别正品巴戟天以保证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依据.......
作者:陈建;王丹青;贾玉荣 刊期: 2002- 02
-
柴胡治疗心系病证
一般治疗胸痹、心悸此类病证,大多从瘀、虚、痰论治,益气养心,活血化瘀为常用之法.而河南中医学院高体三教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善用经方治病,以柴胡之剂为主治疗许多心系证候每获良效.其用药规律:(1)原则上首应注意大便通畅与否,大便正常者以小柴胡汤为主;大便秘结或呈现一派实热证候者以大柴胡汤为主.(2)若心悸、气短者合生脉饮,胸闷窒痛者合《金匮要略》之橘枳姜汤及茯苓杏仁汤.......
作者:赵玉瑶 刊期: 2002- 02
-
茺蔚子临证妙用
茺蔚子性味辛、甘,微寒,入肝经,为益母草之成熟果实,别名小胡麻、三角胡麻.其活血调经功能同益母草,有清肝明目,活血行气作用,临床多用于目赤肿痛或云翳等眼疾.笔者经数十年的临床用药实践,认为该药在治疗头面部多种疾病中也有独到之功用,效果诚佳.现举用药案例数则,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柯增华 刊期: 2002- 02
动态资讯
- 1 乌梅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18例
- 2 齐刺温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
- 3 乳罩内衬药垫治疗乳腺增生168例
- 4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蒲公英总酚酸的工艺研究
- 5 活血通络法治疗硬膜外血肿举隅
- 6 乌药散加味内服外敷治疗痛经70例
- 7 甘草及其制剂抗病毒作用的探讨
- 8 化瘀消栓汤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
- 9 辨证分型治疗泌尿系结石106例
- 10 针刺配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痤疮40例
- 11 脑出血急性期活血化瘀疗法之浅析
- 12 活血补气祛湿汤治疗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42例
- 13 慢性肾炎肾阴虚证患者血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变的临床观察
- 14 龙胆桃夏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4例
- 15 粤北山区14种中草药抗菌效能的实验研究
- 16 刺络拔罐法配合针刺治疗面瘫50例
- 17 养血清脑饮协定方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5-HT、IL-1、Hcy水平的影响
- 18 太少同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
- 19 四妙勇安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0例
- 20 李普老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