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医药学专业刊物。刊登中医药学理论研究论文,介绍历代名家学说及历史文献。主要栏目有:临床报道、学术探讨、老中医经验、治验集锦、针灸经验、古方今用、医籍研读等。适合中医药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单位: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陕西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36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105/R
邮发代号: 52-2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陕西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 主办单位:陕西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7369
- 国内刊号:61-1105/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医中药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变态反应性痰病是儿科常见的易复发,病程长,治疗棘手的疾病之一.为了提高儿科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愈率,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之法则,运用自拟中药复方,以黄芪、党参、白术、连翘、蝉蜕、白花蛇舌草、益母草、丹参为主方,针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病理变化,予以诊治,能减少复发,缩短病程,降低费用,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周莹 刊期: 2003- 12
-
肺胃相关论探析
从整体观念出发,对肺胃关系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指出肺胃相关的理论基础;在养生防病方面的重要意义,强调在治疗肺胃病变时可同治、互治等,为临床治疗肺胃病变提供了思路.......
作者:段延萍;周杰;高连印 刊期: 2003- 12
-
老年期虚损痰瘀病机初探
认为虚损痰瘀是导致衰老和多种老年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同时也是常见老年病的基本病机.虚损痰瘀是老年期基本、普遍、重要的病理生理特点.......
作者:何华;王桂香 刊期: 2003- 12
-
温胆汤临床应用举隅
温胆汤出自宋@陈言,原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生姜、大枣组成,与之温胆汤相比,增茯苓、大枣,生姜改为5片,主治痰热内扰,胆胃不和之虚烦不眠,惊悸不安,呕吐,呃逆,胸脘痞闷,癫痫狂等证.笔者根据本方宗旨,灵活化裁,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佳,现举验案如下.......
作者:崔永星;贺瑞兴 刊期: 2003- 12
-
血府逐瘀汤治疗中老年病3则
1腰背痛李某,女,82岁.于2001年12月18日就诊.腰背疼痛十余年加重月余,有冠心病近2年史,平素常服地奥心血康、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药物.此次发病皆因搬迁,为住房与子女生气,精神受刺激而诱发,腰背疼痛加剧,卧床月余,不能仰卧,精神欠佳,胸闷气短,心悸,心烦,少食,懒言,自觉心里热,身外凉,胸不任物,不能动,动则恶心头晕,腹硬拒按,便干难解约1周1次.......
作者:郭旻 刊期: 2003- 12
-
妇产科疑难证验案举隅
妇产科临床常见诸证甚多,但较为棘手的往往是疑难杂症,从医三十余年每遇妇科、产科疑难之症,均以审证求因,辨证得法而收效,故选案4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康晴 刊期: 2003- 12
-
吴仕九教授论治湿热病证经验撷要
生导师吴仕九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精研医典,学贯中西,治学严谨,精心育人.对温病湿热病证论治精微,遣方用药独具匠心.笔者有幸师从吴教授,从事湿热病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工作,现将其论治温病湿热证的理论与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文彬;贺松其;廖荣鑫 刊期: 2003- 12
-
谈祝味菊先生医案中附子制川乌的应用
味菊为四川名医,论治擅长内科调理.对附子的应用,可谓出神入化,得心应手,足堪师法.......
作者:石富娟 刊期: 2003- 12
-
沈舒文教授从痰瘀辨治难治病验案举隅
谓难治病指诊断易于明确,治疗尚有困难的疾病,目前对难治病缺乏完全治愈的医疗方法.陕西中医学院沈舒文教授,医道精湛,临症思路开阔,对不少疑难疾病从痰瘀治疗取得了突出疗效.......
作者:董盛;王晓梅;沈舒文 刊期: 2003- 12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复发率均很高,可造成多脏器、多系统损伤,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本病病情呈慢性一复发过程,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疟药等药物的广泛应用,SLE的病死率有下降趋势,5年和10年存活率已达98%和74%[2].但是,长期反复的病情、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3]......
作者:黄咏菁 刊期: 2003- 12
动态资讯
- 1 胡仲仪辨治IgA肾病经验
- 2 针刺加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颅脑术后患者34例
- 3 谈勇教授调周结合外治法治疗盆腔炎性不孕症经验总结
- 4 补肾活血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流变学及TNF-α水平的影响
- 5 舒胃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薄层色谱鉴别
- 6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62例
- 7 葛根素对肥胖合并冠心病患者脂肪因子与血脂水平分析
- 8 补肾调周法联合达英-35治疗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9 柴胡疏肝散加味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胆囊炎疗效观察
- 10 益肾蠲毒汤治疗Ⅳ期糖尿病性肾病52例
- 11 解毒通脉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 12 参附芎泽方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 13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病恢复期41例
- 14 利多卡因加丹参治疗眩晕80例
- 15 急性心肌梗塞中医药治疗状况调查
- 16 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60例
- 17 辨证分型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58例
- 18 大承气汤对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 19 白胡椒和黑胡椒配伍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作用研究
- 20 小针刀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